[编者按]自5月13日报道经纶公司的对外出版后,《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又专访了李朝东总裁,并在5月20日的《中国新闻出版报》刊载文章,详细介绍公司对外出版情况,以下为报道全文。
民营书业如何在对外出版经营领域有所作为?安徽经纶文化传媒集团展示的对外产品充分显示出该公司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此,《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专访了安徽经纶文化传媒集团总裁李朝东。
从教育数字出版经营入手
《中国新闻出版报》:记得在去年的书博会上,经纶公司以内容软件为特点的数字出版产品带给了大家不一样的惊喜,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家对数字出版的认识。在今年的书博会上,经纶公司不仅展出了更为成熟的数字出版产品,还首次亮相了对外数字出版产品,再一次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请问经纶公司在对外出版经营领域有着怎样的发展思路?
李朝东:经纶公司在对外出版经营领域已经关注了很长时间,我们花了7年的时间进行准备,3年的时间进行运作。我们的战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针对北美亚裔子女的教育出版,第二步是针对西方人学习中文语言的教育出版和小众出版,第三步是参与国际版权贸易,从事多样化的出版增值服务。
《中国新闻出版报》:为什么会首先从教育领域入手?是不是因为您在这方面比较擅长?
李朝东:跟这个有关系,但又不全是。参与对外出版经营是我们源于对国家政策的考虑,但首先选择教育出版策划则是源自于我们对数字出版策划的思考。
去年书博会之后不到一周,我带着我们开发的数字出版产品,专程去美国进行了市场调研。发现两个情况,一是由于知识产权得到保护,且已形成了比较好的数字产品消费市场机制和消费习惯,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软件在美国可以单独进行销售,这与国内有着很大的不同;二是不以教材为基础的学习软件,其内在逻辑和知识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共通的。于是,我们就决定,数字出版产品的销售首先从北美市场入手,将国内外的两种数字出版产品进行同步开发。同时,我们研究发现,纸质教材文本和数字出版产品的配合,除了更便于学生使用和提高效率外,两种介质的内容产品在销售上可以相互提供支持。因此,我们决定首先推出纸质图书。
去年6月,原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的实施细则》出台后,我们觉得民营书业全面参与对外出版经营的时机已经到来,迅速展开了相关工作。在加拿大温哥华设立了办事机构,与当地的发行机构和教学机构开展合作,确定了选题,做出了产品,获得了国家颁发的图书出口权。今年5月中旬,我和我的团队会到加拿大进行市场推广工作。
用高定位和小众出版赢市场
《中国新闻出版报》:从您的介绍可以看出,经纶公司在对外出版经营上定位很高,但起点却很低,为什么?
李朝东:是的。无论对外出版经营还是版权贸易,都具有较大的产业规模和宏大的经营格局。但作为企业,我们的切口要低、要小。首先是要走出去,探索出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道路,寻找到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相契合的方法,建立起传统出版与数字化相融合的模式。企业走出去,核心是要靠自己赢利,不能只依赖于国家的资金扶持和补贴,否则不可持续。
《中国新闻出版报》:目前的投入大不大?
李朝东:投入是比较大的,除了在国内的印装成本不高外,从研发到销售,从组织架构建设到人员聘用的成本,都是按照国外的支付标准来执行的。
《中国新闻出版报》:你们现在已经操作到哪一步了?
李朝东:已经到了出口销售这个环节。这次我们所展示的样品,就是我们即将出口的产品。首批3万多本图书将在今年7月销往加拿大,总价值约100万美元。我们目前已经获得了一些订单,销售没有太大问题。当然我们还将到加拿大现场去体会,找到更多的感觉。一些企业走出去不成功,我们觉得主要还是市场运作出了问题。我们要像做国内市场一样,把市场工作做透、做实,构架市场格局,建立业务模式,实行差异化竞争。
《中国新闻出版报》:您在战略中提到了对外小众出版经营,具体怎么理解,它又将如何跟数字出版相结合?
李朝东:西方人无论语言学习,还是文化交流、商务活动,其相关读物需求不是我们在家所想象的,因此要细分市场,做出适合于他们思维、宗教、文化和习惯的产品,把大众读物做成小众出版,用小众出版培育大众读物市场。这就是所谓的小众出版。在此过程中,关键是要实现更多思维方式的转换。
毫无疑问,数字出版策划会是我们对外出版经营的一个特色,我们将发挥数字出版策划中呈现方式最为先进的优势,来更好地解决学习困难。今后我们的产品,到底是纸质为主,还是数字为主,现在不好界定。纸质图书或将演变成数字出版产品的“说明书”也不是不可能。为了将这方面的工作做好,我们已经在美国波士顿和剑桥大学开始了相关准备,特别是人员的配备和组织的建设。
希望国际上有更多中国身影
《中国新闻出版报》:经纶公司对外出版经营的目标是什么,又将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
李朝东: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战略,经纶公司将通过走出去,不断建立“桥头堡”和赢利通道,在版权贸易上有更大作为,设立更为远大的目标。这也是总局领导对我们的期望。
目前,版权贸易还是我们未来几年的愿景,但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尝试。我们将通过产品出口,以及在北美建立机构,不断进入西方人的主流市场,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把更多更好的中国元素输出到西方。产品引进目前在国内市场的操作难度不大,关键是怎样在更大范围内筛选出优质的小众图书,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建立更加广泛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平台。
《中国新闻出版报》:现在大家都在谈中国梦和我的梦。作为全国新闻出版领军人才和民营书业的代表人物,您的梦是什么?
李朝东:走出去是一项长期工作,既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也是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将倾注全力。现在形势这么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企业应当有所担当,如果不积极、不作为,将有负于这个时代。我的梦想是,若干年后,在中国对外出版经营的高地上,会有经纶公司的一席之地,在国际出版舞台上,会有更多的中国身影。
来自《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5月20日第8版 网络连接